在彰化從事溫室栽培的謝大哥,送來無毒自種美濃瓜分享給辦公室同仁。一口吃下連皮帶肉的翠綠瓜果,讓人感受到耕種者的用心,溽暑時分,美濃瓜的清涼滋味療癒著我們,也讓我想起和謝大哥相遇的故事。
三月底,我到彰化與在地農民朋友進行交流,從事溫室栽培的謝大哥,在現場也分享了他對友善農業的想法。
謝大哥說現在有些溫室因維護成本比較高,單靠蔬菜耕作不足以負擔維修與維持生活,溫室設施因而慢慢荒廢。他覺得這樣的狀況很可惜,於是提出一個「溫室友善養雞」的想法──透過黑網布等簡易資材進行改造溫室,來放養蛋雞,同時透過雞糞與溫室土壤的混合保持土地營養,供應下一次耕作的養份,過程中更能取得適量的雞蛋來販售與食用。雖然有這樣的想像,但究竟要如何實行?當時的謝大哥仍找不到方向。
因此隔天我立即請辦公室協助整理相關資料,並在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協助下,引介謝大哥到友善養雞場,實際瞭解自由放牧與平飼的方法。
最近我從電話中感受到謝大哥的興奮,他開心的說著原本只是想嚐試飼養酒糟雞,但在辦公室的牽線下與實際到雞場的經驗,讓他想起小時候養雞的回憶,更體會到養雞與動物福利的重要性。現在,他已跟太太達成共識,未來將共同踏出溫室友善養雞的第一步。
祝福謝大哥!我相信,很多時候農民需要的,是資訊的提供與協力團隊的媒合。透過與謝大哥的這個契機,更讓我確信在第一線的農業工作中,透過認識、相互支持,進而建立起強而有力的陪伴團隊,是我們都應共同努力的方向。